三只松鼠益生菌坚果?三只松鼠益生菌坚果和普通的有什么区别

肠道卫士 10001 2023-05-27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三只松鼠益生菌坚果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三只松鼠益生菌坚果的知识,包括三只松鼠益生菌坚果和普通的有什么区别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三只松鼠每日坚果一箱多少元

就三只松鼠每日坚果来说是比较热门的食品,它的价格有几种:第一种是三只松鼠每日坚果750克,内里有30包,它的售价是139元,现在折扣价为84元;第二种是三只松鼠新春款每日坚果750克,内里也是30包,它的原价是139元,现在折扣价为79元;第三种是三只松鼠益生菌每日坚果750克,内里30包售价为149元,相对来说售价贵一些;第四种则是三只松鼠纯坚果版每日坚果750克,内里30包,原售价为139元,折扣价格为119元,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进行选购。

三只松鼠益生菌坚果和普通的有什么区别

成分不同。

1、首先三只松鼠创新选择进口凝结芽孢杆菌BC30,和市场上普遍使用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益生菌不同。

2、其次凝结芽孢杆菌BC30属于高温益生菌。

坚果品牌排行榜前十

坚果品牌排行榜前十有百草味、良品铺子、三只松鼠、洽洽、来伊份、沃隆Wolong、口水娃、楼兰蜜语、山萃SUNDRY、童年记。

三只松鼠益生菌坚果?三只松鼠益生菌坚果和普通的有什么区别

1、百草味

创建于2003年,互联网坚果类食品销售知名品牌,是一个以休闲食品研发、加工、生产、贸易、仓储、物流为主体,集互联网商务经营模式、新零售为一体的渠道品牌和综合型品牌。百草味已成为全渠道新零售休闲零食品牌。

2、良品铺子

良品铺子创立于2006年,专注于从全球30个国家、地区优选好原料,为消费者提供高端零食。目前已形成覆盖肉类零食、坚果炒货、糖果糕点、果干果脯、素食山珍等多个品类、,连续多年位居高端零食市场前列。

3、三只松鼠

企业创立于2012年,知名互联网食品品牌,主营产品覆盖了坚果、肉脯、果干、膨化等全品类的休闲零食。目前三只松鼠坚持线上线下相融合发展,建立线上线下联动的立体销售网络,形成了“一主两翼三侧”的立体全渠道覆盖格局。

4、洽洽

洽洽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以传统炒货、坚果为主营,集自主研发、规模生产、市场营销为一体的现代休闲食品企业。洽洽产品线丰富,旗下洽洽红袋香瓜子、洽洽蓝袋风味瓜子、洽洽小黄袋每日坚果、洽洽小蓝袋益生菌每日坚果等产品备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5、来伊份

创立于2001年,坚果炒货知名品牌,国内休闲食品行业专业的品牌和全渠道运营商,专注于为消费者提供美味、健康的休闲食品和便捷、愉悦的一站式购物体验。

6、沃隆Wolong

企业创建于2012年,颇具网络知名度的零食品牌,生产、销售(电商)、贸易进口为一体。沃隆主要生产高品质的干果和果干系列,产品遍布全国各大卖场和流通市场,以及各电商渠道。

7、口水娃

口水娃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集休闲食品研发、制造、加工、营销为一体的农业科技型企业。

8、楼兰蜜语

创建于2006年,专注于互联网+农业食品的现代化产业企业,隶属于武汉当代集团。楼兰蜜语在在新疆、武汉设立了双总部,旗下拥有多个红枣基地、核桃基地及葡萄干基地,并依托各网络零售平台上的零售渠道进行业务拓展,目前产品线涵盖枣类、坚果、果干、零食、水果等系列。

9、山萃SUNDRY

中粮集团旗下天然食品品牌,主要经营成熟蜜、原木菇耳、木本粮谷、天然饮品等系列产品的现代化企业。山萃致力于打造多元化的产品矩阵,拥有从选种、种植、采收、储运到加工、包装、服务的全产业链体系,产品远销数十个国家和地区。

10、童年记

成立于1989年,国内颇具知名度的坚果炒货品牌,集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坚果炒货为主的现代化产业企业,公司拥有多条全自动化流水生产线,并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型专利,旗下葵花子、南瓜子、花生、每日坚果等产品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营销网络已遍布全国多个省份和直辖市。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坚果

2年蒸发270亿,营收下滑、关店300家,三只松鼠“瘦身”渡劫

撰文/张可心

编辑/杨洁

关店、缩减SKU、砍掉三个子品牌,正值壮年的三只松鼠“跑不动”了。

近日,三只松鼠公布了2021年年度以及2022年一季度财报。2021年,三只松鼠营业收入自上一年跌破百亿元后继续下滑,微降0.24%至98亿元。但公司的全年净利润提升36%,达到了4亿元,是上市以来的最高值。

然而,根据财报,三只松鼠在2021年第四季度开始出现亏损,期内亏损3100万元。紧接着的2022年第一季度,尽管是包含春节在内的传统销售旺季,但公司营收还是同比下滑16%至31亿元,净利润更是比上年同期腰斩,仅为1.6亿元。

因此,三只松鼠不错的利润表现并没能给二级市场带来信心。财报发布后的两个交易日内,三只松鼠股价连续下跌,合计跌幅为25.01%,两天内市值蒸发了28亿元。

业绩重压下,十岁的三只松鼠到了不得不变的时候。从推进产品多元化到重新聚焦坚果产业,停止扩张线下门店,从电商品牌回归传统分销路线,瞄准下沉市场,三只松鼠原本向着“万店”目标的一路狂奔,来了一脚“急刹车”。

但“网红”三只松鼠,能“嗑”得动“五环外”用户吗?

(图/视觉中国)

三只松鼠跌成“一只松鼠”

三只松鼠堪称“惨淡”的成绩单发布后,投资者刘明所在的投资群里瞬间“炸”了。“大家心情都很不好。有吵架的,有骂人的,群没被封我都觉得不错了。”他说。

去年10月,刘明以36.7元的价格买入三只松鼠4.5万股。但到今年2月,刘明说:“当时市场上传言说公司四季度业绩可能不好,再加上公司迟迟不发年度业绩预告,我就觉得可能确实有问题。”2月底,刘明忍痛抛光了手上所有的三只松鼠股票,持有了四个多月,他合计亏损了17万元。但是他仍然觉得庆幸,“还好我跑得快。我抛的时候,公司股价差不多是33元,现在直接跌到了20元左右。”

截至4月29日收盘,三只松鼠股价报22.16元,总市值为88.86亿元,相较其两年前巅峰期的360亿元市值,已经蒸发了270亿元。

“三只松鼠跌得只剩‘一只’了。”刘明感慨地说。

三只松鼠在2019年之前曾受到了“增收不增利”的诟病,但从2020年起,它却走上了“增利不增收”的道路。2020年,三只松鼠净利润3亿元,同比增长26.21%;但营业收入为97.9亿元,同比下降了3.72%。在2021年,它仍然未能扭转这一趋势。

三只松鼠的营收下滑,明显受到了线上红利衰减的影响。

2021年,三只松鼠的在线渠道依旧强劲,其来自第三方电商平台的收入在总营收中占比为66%。但报告期内,其在两大主流电商平台天猫系及京东系的营收分别下滑了22%和12%。

想当年,作为第一批网红零食品牌,三只松鼠曾吃尽流量红利。三只松鼠的创始人“松鼠老爹”章燎原曾在传统坚果零食品牌詹氏食品工作过10年之久,在互联网时代到来后,章燎原决定自主创业。2012年,三只松鼠正式成立,而它成立后的定位就直接指向了“互联网品牌”。

三只松鼠成立4个月后在天猫平台正式上线。它凭借人格化的品牌策略,打造了“小酷、小贱、小美”三只富含人格魅力的松鼠动漫形象,亲昵地称呼消费者为“主人”,将公司与消费者之间简单的产品销售关系,拓展为一种消费文化的阐述,从而获得了不少年轻消费者的青睐。

登陆天猫平台的第一年,三只松鼠便拿下了“双11”零食特产类销售额的第一名。此后三只松鼠更是连续9年蝉联了该品类销量第一名的桂冠,期间曾创下半小时成交破亿元的销售奇迹,成为名副其实的零食品牌“超级网红”。

三只松鼠在电商平台所向披靡时,融资也拿到手软。2012-2015年,公司完成4轮融资,融资总额合计超3亿元。2019年7月,作为“电商零食第一股”,三只松鼠登陆创业板后连收10个涨停板,同年公司营收破百亿元,一时间风光无两。

当时,章燎原称,自己创业7年,每一个阶段都在围绕着线上的“流量”在拼速度和时间。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用户的线上消费热情再度被推高,三只松鼠的股价也在2020年5月19日摸高至89.5元,市值达到360亿元。

但实际上,在2018年“双11”期间,三只松鼠线上营收同比第一次持平,增长几乎停滞。2019年,三只松鼠的总营收超过了百亿元,其中来自线上的营收占比仍达到9成。但就在这一年,公司的净利润出现了下滑,同比下降了21.43%。市场普遍认为,随着电商流量红利消逝、在线获客成本不断增加,三只松鼠的增长模式也逐渐摸到了天花板。

2020年,三只松鼠天猫旗舰店全年的销售收入同比下滑了28%。于是,在2021年,三只松鼠并未公布平台旗舰店的销售数据,改为公布“天猫系”及“京东系”全年营收,但仍旧难掩它在两大平台上的销售数据下滑趋势。

在线上收入不断下降的同时,三只松鼠的销售费用却在逐年递增。其中,平台服务及推广费一直居高不下,从2018年的4亿元一路增长到2021年的13亿元,占比也从27%扩大至64%。一时之间,“三只松鼠就是在为平台打工”的言论在市场上流传。

章燎原将公司的突破口瞄准了线下渠道扩张以及产品的多元化。2019年天猫年货节期间,章燎原公开宣布,三只松鼠将在一年内开出1000家线下门店,预计到2022年完成“线下万店”计划。

同时从2020年起,三只松鼠已接连推出小鹿蓝蓝、铁功基、养了个毛孩、喜小雀等子品牌,分别切入婴童食品、方便速食、宠物食品、定制喜礼等细分领域市场。“章总有信心公司可以再造一个百亿品牌,我们投资人自然就会有更多信心。”刘明向《财经天下》周刊表示。

对于净利润的增长,三只松鼠表示,公司在战略转型期以“利润产出”为导向,尤其是去年上半年,通过全渠道成本管控和供应链效率提升,带来了利润的增长。

但即使三只松鼠赚的钱变多了,营收的持续下滑也仍然让投资者们难以接受。

事实上,早在三只松鼠公布2021年财报之前,良品铺子已经提前一个月给市场敲响了警钟。3月22日,良品铺子公布2021年年报,公司于第四季度迎来上市首亏。但区别于三只松鼠的“电商基因”,良品铺子是起家于实体线下零售。“线下商业因为疫情的原因,亏损是情有可原的。三只松鼠主打线上渠道,还能亏成这样,是我没有想到的。”刘明说。

同时,三只松鼠对外表示,砍掉了除小鹿蓝蓝之外的三个子品牌。三只松鼠虽然已经从电商渠道开始向全渠道转型,但仍然“困于电商”。

一位业内人士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休闲零食行业在2019年迎来发展巅峰,除了三只松鼠外,良品铺子、甘源食品、华文食品等企业相继上市。不过,从那时起,行业就开始显露衰退趋势。尽管在2020年上半年,市场上出现阶段性的“报复性消费”,但加入该领域的玩家也越来越多,包括传统零售品牌巨头如洽洽瓜子、桃李面包都纷纷入局,以及业内存在大量的工厂自有品牌等。“每一个细分品类上几乎都有数以千计的商家在竞争,行业同质化严重。未来3-5年内整个行业如果无法做到产品创新、升级以及迭代,整个行业很可能持续衰退。”

万店扩张,戛然而止

原本在线下发力狂奔的三只松鼠,开始关店了。2021年全年,三只松鼠“投食店”及松鼠联盟店闭店总数分别为43家和288家,SKU缩减至200个左右。

三只松鼠的线下渠道中,投食店为直营模式,店面主要选址在一线城市的核心商圈,平均店铺面积200平方米,店铺形象融合三只松鼠IP设计,主打品牌体验。松鼠联盟小店则为线下加盟店,于2018年7月正式对外发布,平均店铺面积只有50-80平方米。

截至2021年末,三只松鼠共拥有投食店140家,实现总营收8亿元,平均每家店年营收在570万元左右;松鼠联盟小店合计925家,三只松鼠未披露门店总营收数额,但《财经天下》周刊注意到,三只松鼠2019-2021年收入排名前十的门店皆为直营门店。同时,也有不少线下的加盟商们对外“诉苦”。

“线下开店不同于线上,肯定需要更多的品类满足消费者一站式消费需求,同时也有助于公司通过产品线延伸提升客单价。”前述业内人士分析称。

三只松鼠也相应地进行了品类的扩张。“公司的SKU从2017年的200个左右一路增长,最高时总计达到近800个。”一位三只松鼠员工向《财经天下》周刊透露。

但是,据某线下门店加盟商透露,“三只松鼠没能对线下多品类SKU辅以精细的运营和管理,最终导致线下门店经营压力大,尤其是加盟商。”

“加盟门店里的产品价格普遍比直营高,除非有大客户或企业团购类业务,否则它们很难生存。”前述三只松鼠员工认为。

(图/视觉中国)

一位加盟商吐槽说,他在加盟三只松鼠一年后不得不选择了闭店。“除去疫情的影响,线上、线下产品价格体系不健全,对加盟商而言打击非常大。”

据其表示,因为三只松鼠起家于线上,“10个进店的年轻消费者中,起码有一半的人会选择打开线上平台进行比价。”此外,由于电商平台上经常有一些“满减券”“百亿补贴”之类的营销活动,“可能算下来有些并不比门店便宜,但消费者依然会被吸引。甚至有些单品在电商平台上满减后,卖得比我们的进货价还要便宜。”盈利困难,再加上高昂的门店租金和人工管理成本,最终该加盟商只能亏损关店。

同时,过度扩张的产品品类,也削弱了三只松鼠原本作为“坚果第一品牌”的属性。坚果对三只松鼠来说有多重要?过去,很多消费者一提到坚果品牌,就会想到三只松鼠。而多年来,坚果一直是三只松鼠毛利率和营收占比最高的大品类,其最高时甚至给其贡献了年度总营收的70%。

但在2021年,三只松鼠的坚果品类营收仅同比微涨了4.3%,为50亿元左右。相较疫情前的2019年而言,减少了4亿元。报告期内,三只松鼠主要扩展的产品品类如烘焙、肉制品、果干的营收分别较2019年下滑了0.2%、15%和29%。

“现在谁还会认为‘坚果=三只松鼠’呢?”当被问及对三只松鼠的品牌印象时,一位消费者反问。

三只松鼠也意识到品牌力下滑的危机,以及过去线下门店粗放型扩张的问题。

2021年,三只松鼠表示,要回归建立三只松鼠“以坚果为核心”的消费者心智认知,仅下半年就为此投入了超亿元的品牌广告费用,甚至影响了公司的短期利润表现。同时,其宣布全面暂停门店扩张,并且大力度关停不符合长期定位、业绩不佳的门店,聚焦优质门店的高质量发展。

这也意味着,章燎原原本的充满雄心壮志的“万店”目标,戛然而止。

网红松鼠,嗑得动五环外吗?

“网红”三只松鼠,开始回归传统销售渠道了。

“未来,公司将加速线下分销市场布局,快速推动全国县级市以上和中下线市场覆盖,推进KA渠道、传统渠道、特通渠道、流通批市的经销商组合开发。”章燎原在2021年度业绩交流会上表示。

2021年10月,三只松鼠罕见地在天津秋糖会上亮相,正式发布了自己的新分销战略,全力进军线下主流渠道。秋糖会上,章燎原提出了分销要做到“3年50亿、5年100亿”的目标。有业内人士透露,据说,当时曾有分销商私下找到章燎原说:“从来没见过一家公司做到了百亿元规模,但线下分销还没有开始做。”

三只松鼠看起来是下了决心。之后两个月时间内,三只松鼠定向开发了33款分销专供产品,与近300家经销商伙伴建立了合作,并入驻了永辉、沃尔玛、大润发等知名连锁商超,覆盖了全国近300个地级市。

根据三只松鼠2021年财报,在报告期内,包括零售通、美团优选等平台分销,以及线下团购业务在内的新分销业务,整体实现营收16亿元,同比增长38%。并且,新分销业务毛利率达到24.4%,比2020年度公司的线下零售渠道毛利率还高1.5个百分点。

在零食品牌中,良品铺子主打高端化布局,但原本瞄准线上年轻消费群体的三只松鼠,开始通过传统分销渠道,想要转身打造自己“国民零食”的定位了。

然而,三只松鼠真能成功打入“五环外”吗?

想要做打造“国民品牌”,性价比是少不了。然而,三只松鼠在近年来却已经“偷偷涨价”了。不少消费者向《财经天下》周刊表示,已经“吃不起三只松鼠了”,而社交平台上关于“三只松鼠涨价”讨论也不在少数。

面对外界对“涨价”的讨论,过去靠代工起家的三只松鼠,依旧没有选择自建工厂,而是表示,要通过建立“联盟工厂”的模式进一步降低成本,即投资工厂的一条或多条生产线,切入上游供应链。“这样三只松鼠既不用盖厂房,又能生产自己的东西,工厂则主要收取加工费和管理费的模式。”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联盟工厂依旧属于轻资产模式,而国内坚果市场高度依赖进口,“成本很难进一步压缩。”

在朱丹蓬看来,未来切入“下沉市场”的三只松鼠,即便真的想打价格战,相比于竞争对手而言基本没有多少优势。

成立于2001年的洽洽食品,以洽洽瓜子品牌闻名,已经深耕了线下经销商及KA卖场等渠道20多年。在2015年,洽洽食品推出山核桃和焦糖味两种新口味瓜子,并在2017年推出黄袋的“每日坚果”,正式入局坚果市场。之后,洽洽的“每日坚果”持续迭代升级,发展出了小蓝袋的“益生菌每日坚果”,以及每日坚果燕麦片等。

近五年来,洽洽食品坚果品类都保持了持续增长。在三只松鼠坚果品类收入难获新的突破时,洽洽食品的坚果品类营收在2021年录得44%的增长,营收规模达到14亿元。

同样入局坚果市场的品牌,还包括盐津铺子、好想你、来伊份、良品铺子等,但它们都已同样深耕线下多年。

并且,在广大的“五环外”市场,章燎原自己也公开承认过,在线下的500亿元市场规模中,散装坚果目前占了一半。

“所以,三只松鼠要如何与广大散货市场拼价格?”一位在四线城市经营了多年线下卖场的业内人士告诉《财经天下》周刊,相比一线城市,“五环外”的消费者们普遍缺乏品牌意识,“说白了,大家的产品都是进口的,东西都差不多,价格自然是消费选择时的第一标尺。”

2022年,三只松鼠已迈过其发展的第一个十年。章燎原亲切地称,三只松鼠已到“壮年”。但如今,三只松鼠也到了不得不拥抱变化的时候。

三只松鼠的战略转型,几乎是将原来“网红电商品牌”路线推倒重来。公司表示,“阶段性业绩承压是‘转折型’战略的阵痛”。但是,经历过痛楚后,三只松鼠是否能迈过“坎儿”,真正走向长期高质量发展之路,还有待时间的验证。

三只松鼠针对争议宣传海报发文道歉

三只松鼠针对争议宣传海报发文道歉

三只松鼠针对争议宣传海报发文道歉,有网友拿本次的三只松鼠事件与此前引发众怒的陈漫事件相关联。三只松鼠相关负责人表示两者根本就没关系。三只松鼠针对争议宣传海报发文道歉。

三只松鼠针对争议宣传海报发文道歉1

今日,因三只松鼠酸辣粉产品广告模特的眯眯眼、厚嘴唇形象、衣服上的“平等”等字样被指阴阳怪气、刻意丑化国人而引起争议,“三只松鼠模特”关键词一度冲上微博热搜第三。

以下为引起争议的部分广告海报:

随后,三只松鼠官方微博发声明回应称,该产品于2019年上线,广告页面中模特为中国人,其妆容均基于其个人特征打造,无刻意丑化。针对网友反馈模特妆容不符合大众审美并由此产生不适感,三只松鼠称深表歉意,并第一时间已进行页面的替换,且已安排排查公司其他产品页面,杜绝类似情况产生。

该条微博下面的网友评论大都比较积极,认为三只松鼠是被黑了。“19年的广告,现在拉出来说,某些营销号还真是司马昭之心”、“确实有故意带节奏的嫌疑”、“这不仅是对模特的人身攻击和伤害,还恶意引战、仇视眼睛小的人群,”等等。

来源:三只松鼠官方微博截图

三只松鼠成立于2012年,是目前国内销售规模较大的食品电商企业之一,在2019年全年销售额已经突破百亿,成为零食行业首家迈过百亿门槛的企业。于2019年7月12日在深交所创业板顺利挂牌上市,成为“互联网休闲零食第一股”。

产品质量问题频频被曝

陷食品安全问题旋涡

随着公司走入资本市场,不断发展壮大,三只松鼠近年来也因为食品安全也是频频被曝。今年11月,有多名网友反映,三只松鼠每日坚果、手撕面包变质发霉。网友“三千天真”投诉,“薇娅直播间买的三只松鼠每日坚果变质发霉”。11月13日,网友“菲比喵呜悦”在微博投诉天猫超市买的三只松鼠手撕面包“居然发霉”,照片显示深灰色块状霉斑清晰可见。

11月15日,三只松鼠就此事回应称,已对消费者进行了先行赔付,最终原因正在调查中。“该批次益生菌每日坚果/750g于10月16日生产,10月26日、10月30日分批到货,出厂报告、抽检报告、三方型式检验报告均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目前公司已邀请属地监管部门对供应商出厂环节、自身分装及物流仓储环节、经销商转运销售环节等开展全面排查。”三只松鼠回应称。

而此前,2020年11月,三只松鼠就因薯片中的2A类致癌物超标被深圳市消委会点名。据悉,三只松鼠薯片中的2A类致癌物——丙烯酰胺含量超过了2000μg/kg,而欧盟设定的'基准水平值为750μg/kg。根据中国基金报记者查询,截至今日,在黑猫平台,对于三只松鼠的投诉量已达到1221条,大多数问题都集中在发霉、变质、出现虫子等。

三只松鼠针对争议宣传海报发文道歉2

近日,有网友晒出三只松鼠2019年10月份的产品宣传海报,因海报中模特的“眯眯眼”、厚嘴唇等元素,部分网友认为三只松鼠在故意丑化国人,此事在微博上引发争议。

26日,三只松鼠发布声明表示,经查,该产品于2019年10月上线,该页面中模特为中国人,其妆容均基于其个人特征打造,无刻意丑化。对于网友由此产生的不适感,三只松鼠深表歉意,并第一时间已进行页面的替换,且已安排排查公司其他产品页面,杜绝类似情况产生。

有网友拿本次的三只松鼠事件与此前引发众怒的陈漫事件相关联。

据媒体此前报道,在上海展出的《迪奥与艺术》展览中,一张由中国摄影师陈漫9年前拍摄的照片,引发质疑。

照片中,一位亚裔女性拿着迪奥经典款戴妃包。乌黑的眼影,暗沉带有雀斑的脸色,油腻的头发,还戴着清朝护甲……网友怒批“太阴间”“丑化亚裔”。

此后,@DIOR迪奥及@陈漫ChenMan均对此事作出回应。

@DIOR迪奥称,该作品并非商业广告,网络舆论出现后,迪奥立即予以高度重视,随即删除该作品在迪奥官方线上及线下相关内容。@陈漫ChenMan表示,其早期艺术观尚未成型,参加展览时对策展概念也不甚了解,使得当时的作品欠缺思考。同时表示,将深深反思,并正式向大家道歉。

三只松鼠相关负责人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该广告宣传页面于2019年10月上线,时值国潮风流行,因此选择“国潮风”来进行广告拍摄,意图传达给消费者国潮的视觉感受。“该页面中模特为中国人,其妆容均基于其个人特征打造,绝无刻意丑化之意。陈漫事件是今年11月份的事,所以根本就没关系。”

三只松鼠针对争议宣传海报发文道歉3

26日,#三只松鼠模特#登上微博热搜。

有网友晒出三只松鼠2019年10月份的产品宣传海报,因海报中模特的“眯眯眼”妆容,部分网友认为三只松鼠在故意丑化国人,此事在微博上引发争议。

随后,有网友“扒出”海报模特为演员陈碧舸,而陈碧舸本人资料照片与海报形象差别较大。因此网友认为,三只松鼠存在故意改变模特妆容的行为。陈碧舸微博评论区也出现辱骂声。

陈碧舸微博评论区部分留言

随后陈碧舸发表微博“我是小兔,不是小松鼠”,似否认曾拍摄相关宣传海报。

同时有部分声音指出,不能以当今审美苛求处在19年国潮文化发展阶段的广告。更有人开始怀疑有大V恶意“带节奏”,品牌间“互黑”。

事件讨论度渐高,12月26日,三只松鼠微博发表声明:

针对有部分网友反馈我司部分产品页面中模特妆容不符合审美,进而质疑我司相关立场一事,我司做如下说明:经查,该产品于2019年10月上线,该页面中模特为中国人,其妆容均基于其个人特征打造,无刻意丑化。

针对网友反馈模特妆容不符合大众审美并由此产生不适感,我司深表歉意,并第一时间已进行页面的替换,且已安排排查公司其他产品页面,杜绝类似情况产生。

三只松鼠是一个国产品牌,作为本土企业,历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服务社会,在助农扶贫、乡村振兴方面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线上店铺相关页面显示,目前,酸辣粉产品已无相关模特图片。

新时代的苹果故事——解码三只松鼠的创新之道

从企业运作角度来看,“没有套路”的三只松鼠在创新发展方面,一直是行业典型。同时,章燎原从不吝于分享自己的观点。

无论是对创新一词的理解,还是在产品、品牌、供应链等执行层面,章燎原都强调“因时而变”,选择最适合当下的发展路径。

打造“新时代的苹果故事”

一直以来,章燎原都反对过度夸大“从无到有”的创新。

“很多人把创新等同于‘从无到有’,其实商业世界绝大多数的创新,都是对现有产品进行迭代优化。”章燎原说。

这一理解,与苹果创始人乔布斯的产品理念不谋而合。

毕加索有句名言,“Badartiscopy;goodartissteal”,乔布斯将其改成了“Goodartiscopy;Greatartissteal”。

这句话无比霸气地道出了一种创新理念——“优秀者抄袭,伟大者剽窃”。

“所谓抄袭,就是看到别人有个好东西,自己做一个一样的,消费者一眼能知道你抄的是谁。”章燎原说。

抄袭的案例,在任何国家、任何地方都有。

那么,什么是剽窃?

“简单说,就是看到人家有好东西,就把它的一些亮点内化到自己体内并进行迭代改造,看看能炼出什么来。”章燎原说。

还是以苹果为例:生产果冻色iMac时,乔布斯带着团队去糖果店去研究水果糖的质感、色泽;设计iPhone时,乔布斯和团队参考了Braun计算器的设计;设计iMac时,乔布斯要团队研究Cusinart生产的高档厨具。

不管源头如何,只要最终产品自成一格、别具特色,便是“伟大的剽窃”。

章燎原表示,在三只松鼠,将市场上已有产品、技术“吃掉、分解、提升”的案例也有不少。

与苹果类似,三只松鼠也经常从其他领域获得灵感。气泡瓜子仁,便是章燎原颇为得意的一款跨界创新产品。

近年来,气泡风味的产品可谓炙手可热。各大品牌不断推陈出新,从传统汽水,向含气矿泉水、果味苏打水拓展。

三只松鼠产品供应链事业部国产树坚果品类总监鼠学松(花名)早在去年10月就大胆构想:当果味、气泡两大热门风味遇上坚果,会产生怎样的神奇反应?

历经上百次内测,三只松鼠团队发现气泡口感与柠檬、西柚、荔枝、桃子、苹果、葡萄、橙子等果味更为适配,推出了气泡瓜子仁在内的“气泡坚果”产品。

“这类产品还有个益处——瓜子比较容易上火,搭配一些气泡成分平衡一下,就能形成功能、风味上的跨界搭配。”章燎原说。

该创新虽然不是“无中生有”,但也获得了市场认可,销售颇为可观。

天猫旗舰店的消费者如此评价:“入口有汽水般的气泡,瓜子仁脆脆的,味道很棒。”“非常好吃,入口感觉非常清新,冷藏后更加美味。”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剽窃”、“抄袭”还是“无中生有”,都要匹配当时的行业环境及企业资源。

譬如,阿里巴巴创立了基础科学研究机构达摩院。该举措现在看来十分应景,但若是十年前成立,对公司发展可能是弊大于利。

“同样,现在我们如果研究‘人造肉零食’会很难,可能巨量投入都看不到效果。毕竟,从无到有的创新,在人类史上都是可遇不可求的。”章燎原说。

三只松鼠创始人章燎原

“微创新”的方法论

“迭代优化,本质上属于‘微创新’。”推进创新过程中,章燎原会不断质问自己“怎样发挥现阶段的最大优势”,并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的方法论。

背后逻辑很好理解——很多企业会经常天天在研究用户需要什么,其实用户是很难被研究的。研究其他企业做出了哪些畅销产品,是更有效的做法。这就有个先决条件,要对消费者、消费市场有持续、深入的洞察。

三只松鼠会维持与市场的互动,观察最时兴的饮食热点、新的消费趋势,观察电商平台的消费者反馈信息等。不少想法,都来自一线产品经理团队。

“多年以来,我们一直深耕线上渠道,掌握了大量用户数据。通过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市场机会,并集中发力。”章燎原说。

当观察到了信号,则进入第二步——从不同角度进行创新。只要超过市场上的现有产品,就能达到或超过消费者预期。

在章燎原看来,微创新模式除气泡坚果的跨界融合外,还包括以微创工艺、基础研究实现产品创新。

微创工艺,主要指在口味升级、配方应用及包装工艺、标签等方面进行优化,形成新的卖点。

早在2019年9月,三只松鼠混合树坚果部资深产品经理鼠十一(花名)团队便提出了将益生菌与每日坚果融合的构思。

坚果表面光滑,益生菌往往存在裹粉不均甚至掉粉严重的现象。三只松鼠联合外部研发机构,历时两月对传统裹粉工艺进行升级,才最终解决了这一难题。

“三只松鼠坚持打造极致单品,从构思到上线,这款产品大概花了9个月。从市场反馈看,该品类并非三只松鼠最早推出,但销量已是行业领先。”鼠十一说。

三只松鼠益生菌每日坚果上线首月,全渠道销售便达到了一百万袋。今年9月,该产品单月销售额达1600万元,同类产品全网第一名。

以基础研究为核心实现的产品创新,难度则相对最大。

国内发酵肉市场,主要以传统发酵肉为主,代表产品是金华火腿、宣威火腿等。品类少价格高,消费普及率很低。

三只松鼠联合国内外知名院校及科研机构,历时两年共同研发相关技术,解决了传统发酵肉制品加工周期长、不宜常温储藏、风味接受度低的问题,实现了发酵肉的常温零食化。

如今,三只松鼠酸Pro系列产品,具备低脂、低卡、肉质更安全、更易吸收的等特点,包括发酵香肠、发酵牛肉条、发酵鸡胸肉等多种品类。

任何创新都必须满足消费者需求这一铁律。“我个人觉得‘带壳的原味坚果’是坚果最合适的吃法,但所谓‘众口难调’,推出每日坚果,是为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合理需求。”章燎原说。

益生菌每日坚果图

做“食品界的宝洁”

“三只松鼠为什么不做‘多品牌’?”曾经有很多人问过章燎原这个问题。彼时,他的回答通常只有一句话——机会未到。原因在于,打造一个品牌,要经历“认知-购买-忠诚”的过程。于是在电商发展的初期,打造全品类品牌,是个更优选择。

举个例子,淘宝流量分配是以店铺流量为主要权重。一旦品牌店铺抢占了流量入口,只要往池子中不断添加优质商品,就能锁定消费者。

然而,进入相对流量分散的“视频时代”后,一切就有了变化。

企业通过“小快抖直B淘”(小红书、快手、抖音、直播、B站、淘宝)的全域营销,不仅能快速实现用户传播,还能实现直接销售。

在此背景下,聚焦单品类的新品牌,更易达到“传播+销售”的目标,并迅速建立品牌认知。于是,元气森林、小仙炖这类单品类品牌迅速崛起。

这一现状,倒逼了三只松鼠改变战略。

2020年以来,三只松鼠推出了四个子品牌:婴童食品“小鹿蓝蓝”、宠粮品牌“养了个毛孩”、快食品牌“铁功基”及喜礼品牌“喜小雀”。

“对三只松鼠来说,过去单品牌的模式不再适应新时代。多品牌协同的时代已经到来,转型势在必行。”章燎原说。

怎么做新品牌?在章燎原看来,一定要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譬如创造IP,就是三只松鼠擅长的能力。”

这几个品牌,在名称、包装等方面都力求创新。以“小鹿蓝蓝”为例,IP形象是只蓝色小鹿,大眼睛、长脖子有点搞怪。

这个形象是如何选定的呢?三只松鼠拿了不同的设计形象给一岁的小孩看,问哪个是小鹿,孩子指向哪、最愿意跟哪个形象产生互动,就敲定哪个。

最终结果,也印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小鹿蓝蓝”今年6月上线以来,已达到月销千万元的量级。在电商平台的评论区,许多用户都晒出了自家孩子和商品的合影。

章燎原如此展望企业的未来:三只松鼠主攻坚果及部分大单品,其他子品牌各专注于一个领域,形成品牌协同,整个集团形成“食品界的宝洁”。

拓展多品牌的过程中,三只松鼠还在品类方面做减法,聚焦“大单品”。

公司会剔除销售情况不理想、同质化程度高或不符合健康趋势的产品。未来,只有具备年销售额千万级别、具备创新基因的产品才会保留。

“到今年年底,三只松鼠SKU将稳定在300个左右,会有更多不合要求的产品下架,也会有更多优质产品走向消费者。”章燎原说。

这其中,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在流量分化时代,以线上全域营销,让新品牌被消费者记住、认可,实现“从0到1”的蜕变会更加简单,但“从1到100”则会更难。

“原因在于,品牌壁垒是基于‘人找货’的逻辑,在线上可以理解为消费者的主动搜索。但如今,各类电商平台都会基于算法,去给消费者推送产品,变成‘货找人’。于是,任何品牌都很难建立长期、稳定的线上壁垒。”章燎原说。

这种情况下,就要在线下物理空间也形成壁垒,做到全渠道销售。

“通俗地讲,我们会先在线上全域营销把新品牌打响,再通过全渠道销售体系,在线上、线下都形成壁垒。近几个月,我们通过开店、直供等方式,线下销售占比已提升到35%以上。”章燎原说。

供应链是强大的护城河

面对未来,三只松鼠为持续创新构建的护城河,既有前文提及的“全域营销+全渠道”,也有包括研发、原料、生产、物流的供应链体系。

研发既有自主投入,又有外部协同。本次“首届中国坚果零食产业创新高峰论坛”的举办,便体现了三只松鼠对外部协同的重视。

2019年,全国坚果炒货行业产值达1766.4亿元,增速达8.7%。然而,章燎原发现,国内科学界对这一行业的研究成果并不丰富。

论坛现场,三只松鼠还发起成立中国坚果零食营养健康创新中心,旨在与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联动,致力于推动行业产品、技术创新。

当然,供应链最核心的所在,还是生产环节。长期以来,外界对三只松鼠在生产环节的代工模式褒贬不一。

目前三只松鼠成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下设供应商质量管理、自有工厂质量控制、物流仓储质量管控、线下门店食品安全管理、专业检测、质量标准及数字化管理等职能板块,确保产品质量底线。

就在论坛正式举办的前一天,权威评审机构ITS、SAI相关负责人走进芜湖三只松鼠总部现场颁证,三只松鼠在无为市的自有工厂和自有仓库通过BRCGS和FSSC22000欧洲食品安全双体系认证,成为互联网休闲零食行业首家取得欧洲食品安全双体系认证的企业,代表三只松鼠质量得到了国际认可。

供应链的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质量,还需要效率与创新。

“实际上,代工分解了生产成本、能耗压力,提高了生产效率,是实现效益、利润提升的重要方式。”上述负责人说。

国内休闲食品行业数字化进程一直相对缓慢,而三只松鼠打造的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实现了全产业链的数字化。该系统的最大功能,是加强了三只松鼠与供应链的信息流通,使消费端信息能回流到供应商、原料基地,让后者能根据市场变化随时应对。

“虽然不是自己的工厂、自己的基地,但我们通过数字化技术,可以把每一个环节都连接起来。”三只松鼠相关负责人说。

目前,三只松鼠能根据消费者反馈,定制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最终结果,就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用户洞察、产品上线、推陈出新的全过程。

章燎原表示,三只松鼠正在对供应链系统进行做出升级,并联合合作伙伴共建“联盟工厂”,“未来甚至会参股部分工厂,让零售、制造一体化。”

值得注意的是,三只松鼠不仅希望实现自身发展,更希望带动行业创新。从这个角度出发,现阶段三只松鼠“重规模、轻利润”的打法正当其时。

早在2019年年底,三只松鼠年销售额便进入“百亿俱乐部”——有了规模,才能迅速占领市场,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有了规模之后,才能以“规模化创新”促进全行业进步,打破休闲食品行业小、散、乱的格局。

小鹿蓝蓝形象照

“专注大单品”

——对话三只松鼠创始人章燎原

Q

支点财经:三只松鼠最早是个单品牌、全品类的品牌,如今在品牌延展、品类精简过程中,是否会有风险或挑战?

章燎原:当流量分化的时代到来之后,一个品牌很难代表太多品类。你的资源是有限的,做少才能做精,说自己能“又好又多”,那是吹牛。

因此,目前战略肯定更符合行业趋势。未来,三只松鼠的目标是作为一个多品牌集团,为每个中国家庭满足食品场景方面全方位的需要。

在多品牌同时,我们会“专注极致单品”,而且聚焦之后,运营成本、效率也会提高,也有利于提升企业在供应链上的话语权。

现在公司发展框架已有了雏形。不过,所有商业模式都是预设的,我们现在判断的是这个走向,一切都有待市场验证。

Q

支点财经:打造新品牌需要大量投入,一口气推出四个子品牌,是否会有压力?

章燎原:毫无疑问,现在做一个新互联网品牌的成本,比三只松鼠初创时要高出不少。我们对于这四个子品牌,也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投入节奏。

目前“小鹿蓝蓝”投入是最大的,它的品牌势能已经形成,每个月能达到千万元级别,“养了个毛孩”的势头也还不错。其他两个品牌,还处于孵化、探索阶段。

等前面品牌都有所成绩后,我们会推出更多品牌——现在名字其实都想好了,都是“动物园属性”。

Q

支点财经:很多人觉得奇怪,为什么三只松鼠要做宠物食品?

章燎原:宠物食品毛利很高,利润十分惊人,这不是个健康现象——企业以为自己赚了钱,其实反倒是压抑了市场需求,把市场容量搞低了。很多家庭里的猫猫狗狗,都是在吃剩饭剩菜,因为宠物食品实在太贵,买了划不来。

三只松鼠推出“养了个毛孩”,不是为了要抢别人饭碗。我们的目标是想让大部分还在吃剩饭剩菜的猫吃得了猫粮。

从人类食品到宠物食品,我们一定程度上是“降维打击”。

以包装为例,很多宠物食品都是用麻袋装的,多放几天就容易返潮变质。我们是分袋包装,方便定时定量喂养,更加科学。

宠物食品是饲料标准,三只松鼠品控能力肯定高于传统宠物食品。譬如过去宠物食品的保质期普遍在18个月,我们调到了8个月,更新鲜了。

除此之外,我们的毛利也维持在合理水平。

只是做了简单的这几个动作,消费者接触产品后,下单速度就特别快。

Q

支点财经:下一步,三只松鼠还会推出哪些核心单品?

章燎原:我们马上会推出一款“超级坚果”。

我认为坚果的壳和果肉是个有机整体,带壳加工、剥壳食用才最好吃,唯一问题就是不好剥。只有果仁的产品,风味其实会有所降低。

我们会推出的这款产品会采用全新科技,让壳更好剥出来,仁也更加酥脆。

编辑丨刘定文胡馨月

三只松鼠益生菌每日坚果 保质期

三只松鼠每日坚果的保质期是半年。

每日坚果是一款由坚果仁、风味果干为主要原材料的混合型休闲食品。每日坚果的原果均源自世界各地的庄园,通过低温烘焙轻加工的方式,保留原果的营养、色泽、口感。

三只松鼠每日坚果的营养价值:

1、科学配比6种美味,营养健康一步到位。每日坚果里有多种果仁果干搭配,营养美味可兼得。

2、原果源自全球各地直采,坚持原生态、低温烘焙轻加工、无添加,恪守大自然之味。

3、内含的果仁果干经过专业研发人员科学配比、营养均衡,定量食用。

好了,关于三只松鼠益生菌坚果和三只松鼠益生菌坚果和普通的有什么区别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


市场上有这么多的益生菌,我们应该怎么去挑选呢?首先要选活菌数量高的益生菌,卓岳宜君素益生菌拥有业内领先的活菌冻干技术,每盒活菌添加量有20000亿,全网最高,配料表主要由9种益生元和16种人体肠道常见的益生菌成分组成,协同起效,效果更好,活菌含量高,对于肠道的作用发挥的也就越好。
上一篇:益生菌果汁有哪些牌子?儿童吃什么益生菌提高免疫力最好
下一篇:双歧杆菌三联益生菌婴儿用?婴儿吃双歧杆菌三联还是四联
相关文章
添加客服微信:JJKK796(点击微信复制)下单货到付款